《中国奇谭》好在哪儿******
提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,许多80后、90后,乃至60后、70后,都会会心一笑,想起儿时看过的《大闹天宫》《哪吒闹海》《天书奇谭》《黑猫警长》等经典作品。遥想当年,这些作品陪伴一代又一代人走过了孩提时代,也代表中国动画,在国际舞台上创建了一张张独具特色的“文化名片”。
光阴飞逝,中国动画在“美术片”时代创下的辉煌,已经开始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淡去。走过低谷、历经磨砺,在“国创”风潮的引领下,中国动画行业终于又在最近几年重见曙光。不过,虽然“出圈”的国产动画一年比一年多,市场反响也一年比一年好,质量和口碑特别出众的作品仍属凤毛麟角。
在这一背景下,一部名为《中国奇谭》的短片集开播不久,就在豆瓣收获了7万多名观众打出的9.5分高分。制作这部短片集的,正是曾经的“美术片王者”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。
进入21世纪以来,20世纪“美术片”在观众眼中的存在感日益降低,新生代中国动画的风格,一方面明显受到日本、欧美等成熟动画市场的影响,另一方面也在积极迎合当代青少年的审美偏好。然而,《中国奇谭》的出现与成功,却让人意识到:“美术片”的时代虽然已经结束,中国动画过去积攒的审美资源、风格资源,以及中国特有的文化资源、思想资源,依然值得在今天被进一步发掘,并以此为起点展开“有传承的创新”。
已经播出的几集《中国奇谭》,为何能如此成功?这个问题的答案,当然要在原片内容中寻找。第一集《小妖怪的夏天》,是与上世纪“美术片”亲缘最近的一集。不论是源自《西游记》的文化背景、传承清晰的经典美术风格,还是极具辨识度的孙悟空形象,都足以令熟悉中国动画发展史的观众热泪盈眶。然而,《小妖怪的夏天》虽然让人感到似曾相识,却并非对老作品的模仿复刻。其故事线以妖怪洞府暗喻当代职场,年轻上班族一看就懂。以无名小妖而非取经四人组为主角,劝人向善、充满温暖的叙事方式,也让人眼前一亮。
除此之外,第二集《鹅鹅鹅》的水墨画风、默片手法,以及“聊斋味”十足又善于留白、让人回味悠长的开放式剧情;第三集《林林》将国风融入3D动画的大胆尝试,对东北自然风貌的浪漫呈现,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……这些富有特色的亮点,都传递着主创团队的独到见解,以及支撑他们把这些间接转化为作品的勇气与诚意。从工业水平上看,《中国奇谭》的项目规模决定了它不可能追求顶尖水准。但它胜在创意、胜在真诚、胜在其内里的“中国基因”。
《中国奇谭》最早打响名号,与《小妖怪的夏天》自带的“情怀”属性密切相关,《鹅鹅鹅》更加独特,但也会让人想起《小蝌蚪找妈妈》等水墨老片。不过,从《林林》开始,我们已经可以明显看到《中国奇谭》一边背靠传统资源,一边探索全新世界的勇气。通过预告可以发现,从第四集开始,《中国奇谭》甚至会脱离古代背景,来到现代乃至未来。目前,我们并不知道《中国奇谭》的评分能保持多久,尚未播出的几集短片质量几何,但我们不妨对此抱有期待,看看它们能达到怎样的高度。
杨鑫宇
来源:中国青年报
第24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“冰雪之冠”封顶******
中新网哈尔滨12月9日电 (记者 王琳)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于9日发布消息,经过连日昼夜奋战,第24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主塔“冰雪之冠”完成封顶,进入细节打磨和灯光调试的最后阶段。
本届冰雪大世界的主塔“冰雪之冠”高41米,用冰量11000立方米,设计及施工难度均超过往届。“冰雪之冠”的主体为冰雪丰碑,由24根冰柱向上集聚而成,象征着冰雪大世界迎来第24届;主塔布局以哈尔滨的市花“丁香花”为设计原型,花瓣簇拥组成王冠形状,象征着哈尔滨人奋勇前进、不甘人后的拼搏精神;主塔平台以八分音符为元素抽象设计,代表着哈尔滨是亚洲唯一获得联合国授予“音乐之都”的城市。
第24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“冰雪之冠”封顶。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供图为了今冬如期开园迎客,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,参与施工的建设者们战冰雪、斗严寒,保质保量完成园区建设。
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建设现场,冰建工人、雪雕匠人、电工、特种设备操作工、技工、安全员、监理等千余人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。
第24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展现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60年的发展成就,运用冰雪语言展示哈尔滨的城市特质与资源优势、历史底蕴与激情活力,在弘扬冰雪文化、丰富时尚内涵的同时,体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亮点特色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